人类虽然是地球上的 高级智慧生命体 ,但终究无法超脱动物的范畴,在许多行为习惯上,仍旧符合自然界动物的特征。
人类进化
【资料图】
这也给科学家研究人类提供了指向,为了揭开人类相爱的秘密,这位牛津女博士 研究了100多种动物的“性生活” ,并且将这些行为映射到人类身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什么人和动物能够联系起来呢?女博士王大可给出了答案。
在她的研究当中发现,社会行为虽然只有人类才拥有,但是在动物群体当中,也有着类似的行径。
比如,人类社会的霸凌十分非常常见,而在动物世界当中,也广泛存在。
且不说那些自然界的生物们,它们为了争夺食物往往会做出 伤害同伴 的举动。
狮子打架
就是圈养当中的动物,在无忧无虑的情况下,也会有着相同的行为。
王大可博士的实验对象是一群自己亲手 培养的鸡 ,其中一只编号为L32的公鸡,因为其他公鸡的霸凌而死。
王大可博士
如果说自然界的霸凌是为了生存的话,L32的公鸡的事情又如何解释呢?它们不愁吃喝也不用担心天敌,又为何会霸凌同类呢?
王大可博士只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它的羽毛太过漂亮, 遭到了同伴的“嫉妒” ,但的智商真的能够产生嫉妒心理吗?
这也是王博士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之一,在此之前她又通过观察动物的其他行径,确定了人类和动物的联系。
王大可与公鸡
简单来讲,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另类的自然界一般,看似相亲相爱的外表下,实则有着 残酷的竞争 。
在她的所有研究当中,对动物性行为的研究最为成熟,她观察的动物大约有100多种,我们就拿其中的典型动物来举例子。
首先是 流苏鹬 ,喜欢生活在湿地附近,它的交配行为非常特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流苏鹬的繁衍季节在5到8月,每当这个时候雄性流苏鹬就会在雌性经常出没的湿地寻找到大约1平方米的地盘。
你见过流苏鹬
它们将这个地盘视为自己的 交配场所 ,并在其中做出各种怪异的求偶姿势,一方面,它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自己优美的体型。
另一方面也是在跟周围的其他雄性传递竞争信号。
如果有其他雄性靠近,或者是占领自己划分出的领地,它们便会用各种暴力手段来保卫,要是竞争不过,只能黯然退场。
当该区域聚集了足够多的雄性之后,雌性便会被吸引而来。
雌性盘旋在上空,挑选自己中意的雄性,但绝大多数雌性都很贪心,通常会选定好几个雄性,和它们轮流进行亲密行为。
流苏鹬群体
一切结束之后,雌性独自离去, 培养后代 的任务全部由自己承担,而雄性则是继续守望在地盘上,等待新的雌性来临。
因此,流苏鹬是没有固定伴侣的,不管是雄性还是雌性,在我们看来,都是 “花心大萝卜” 。
约80-95%的雄性拥有绚丽的流苏和顶冠
那么,它们交配的意义在哪里呢?为什么它们每年都会乐此不疲地进行这种行为呢?
也许只是 繁衍后代的本能 在驱使着这种看上去无意义的行动。
也有一些流苏鹬因为太过弱小,导致长时间没有被选中的雄性,它们为了繁衍后代,又是怎么做的呢?
流苏鹬
很简单,由于弱小的雄性流苏鹬和雌性的区别不大,它们便会男扮女装,混入到雌性群体当中,等对方不注意,以最快速度发生亲密行为,最后逃之夭夭。
如果将这种行径映射到人类社会当中,无疑是不符合人伦道德,会遭人唾弃。
但是转念一想,这是弱小雄性在自然选择下的无奈之举,如果不这样做,就意味着无法传递基因。
难道弱小的群体就没有传递基因的资格了吗?试想一下,假如一个社会底层的男性(对应流苏鹬中的弱小雄性)一直找不到对象,但又有传递基因的需要,又该怎么办呢?
基因链
弱势群体只是相对的概念,可谁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存在。
也许相亲相爱的本质就是建立在 物质之上 ,就像马斯洛的所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
他将人类的需求一共划分为 5个阶段 ,从最底层的安全需要到最上层的实现自我。
只有下层的需求满足,人们才会考虑到上层。
物质层面属于低级需求,包括食物、水、安全等方面,而情感属于中等需求,是人类和他人建立情感需求。
5个需求层次
矛盾的是,情感讲究是男女双方不离不弃,不论贫穷或者富贵,都要一起度过。
如果说流苏鹬的繁衍行为是自然界的巧合,那么接下来这种动物绝对让你大跌眼镜。
在大家看来,天鹅通常是爱情的象征,人们结婚的时候,也喜欢在婚房当中张贴天鹅的照片,乞求爱情的永恒。
可你知道吗?天鹅群体当中其实 出轨率 非常高,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至死不渝”。
王博士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亲自养了不同种类的天鹅,并在多年之后,对它们下一代的基因和配偶进行检查。
天鹅成体及其下一代
结果惊讶地发现,天鹅虽然有终身结伴的习惯,但是不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会有出轨的现象。
而在一窝天鹅蛋当中,大多来自不同的父亲。
从情感角度来讲,爱情讲究的就是对伴侣的一心一意,出轨是人类完全不能接受的,但又是很多人难以避免的问题。
之所以人类会出轨,是两个人不相爱了吗?还是说本来就没有相爱的说法?大家在一起只是一时的新鲜感,一旦有了新欢,便会做出不齿的行径。
王博士表示,人类社会肯定是有爱情存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在选择伴侣的时候,都太过“仓促”,导致了后来的种种不幸。
王大可博士
背离情感在自然界动物当中 普遍存在 ,但也有极少部分动物愿意坚守伴侣,一生只和伴侣度过,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雁。
大雁 在古代也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它们对爱情的忠贞,就连古人也不禁感叹,不管是雌性还是雄性,一生只会寻找一个伴侣,两人一起精心抚养后代。
当一方死去之后,另一方会变得郁郁寡欢,最后因为长时间不进食死亡。
当然,这种为爱牺牲的思想是不提倡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窥见就算是在冰冷的自然界,也有“温度”存在。
无独有偶, 狼 对伴侣表现得也很忠诚,当一方死后,另一方才会寻找新的伴侣。
一对恩爱的眷侣
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但是在情感问题的处理上,可能还不及某些动物,我们都应当审视自己和对方,谨慎选择,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能轻易分开。
Copyright @ 2015-2023 印度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