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昨日,一则题为“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的视频+图文网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
据报道,2月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前往安徽省庐江中学进行感恩主题演讲。在演讲过程中,在PPT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下,陈宏友先讲了一些内容,“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性相关,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引起了一位在座同学的反驳。该同学上台从陈宏友手中拿过话筒,并说道:“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昨日下午,合肥发布针对此事通报,省属某高校教师陈某某在庐江县某中学作感恩和励志演讲时,因内容不当,引发师生不满,被当场制止。省教育主管部门已责成陈某某所在高校党委成立调查组对陈某某进行调查。合肥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获悉相关网络舆情后,第一时间对陈宏友进行了停课处理。
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要教书育人,不仅要有才干和渊博学识,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有健康的人格,言传身教,传递健康正向的思想、价值观。令人欣慰的是,有学生敢于去制止这样的不良观点。看到了当代青年该有的健康的价值观、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能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肯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传道授业解惑,只讲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明辨是非。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如果我们学校教出的都是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年轻人,那这样的教育应该反思。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教授未必是对的,中学生未必就错了,有志不在年高,集思广益,方能凝聚共识。教育有很多话题值得讨论,比如功利性教育的问题,还有如何保持开放性的问题。社会也不必讳言这些问题。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愿意倾听年轻人的声音,愿意抱着宽容的心态面对这些争议。
Copyright @ 2015-2023 印度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