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特雷门琴两年了,一开始只是单纯arduino的制作练习,学习焊接和简单的电路板设计以及一些设备制作,对科幻迷来说,这样的设备是无法抵挡的,就像星战迷打造自己的光剑,特雷门琴就像是我的光剑,当然有了光剑,学习剑术也很理所当然,一年半前做出了稳定音质的版本后,我也开始试着练习演奏,中间也一直有制作时新的想法并更新版本,算一算目前也到的第五代,还有新的版本还在规划中。
也因为演奏的关系,使我对这乐器更加的著迷,那种由电子零件所产生似人非人的音色,介于无机物和生命之间,仿佛电子讯号中产生的灵魂在悲诉自己永远无法成为人的宿命,1919年被发明出来的特雷门琴,就如同他的科幻前辈-百年前1816年诞生的科学怪人一样,回荡游离在人与非人之间。
而操作特雷门琴的原理也让人对世界有不同的体会,借着人体静电与设备电荷形成的可变电容状态,来操控音量与音高,这时候演奏者是化为电子维度中的一份子,透过特雷门琴与无形的电子世界连结并拨弄着散布在大气里的电子,同时产生有意义的声音讯号,这样的场景只有在科幻电影中可以看到,而特雷门琴却是真实的表现出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邻居还不晓得是什么东西,只知道每天隔壁都有奇怪的声音传出来,可能是合成器之类的,附近隔壁巷弄的邻居在认识之后也说,常常听到奇怪的声音,过了很久我比较上手之后总算脱离噪音程度,才听出来演奏的是歌曲。
开始带琴到户外,最早是因为万圣节,觉得带着琴到街上去帮装扮成妖魔鬼怪的路人伴奏背景音效应该很有趣,2021和2022都有举行过,特别是小朋友都很好奇,诡异的音色出现在街边的效果也十分特别,也因为这样的户外经验又让我对互动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一开始我只是想用arduino作互动装置,基本概念就是人与设备的互动同时产生输出,但自从在街上演奏之后,互动的样貌变成演奏者透过设备与行人的关系,演奏者成为装置的一部分很像刚刚说的变成电子的一份子,那样也仿佛像是将另外一个维度的信号带给街上的行人。
特雷门琴刚开始学的天鹅
特雷门琴最有名的代表曲是圣桑的天鹅,也是我一开始学习的曲子,为了更理解这首曲子的内容我也找了相关的分析,不过在实际演奏时,产生了不一样的分析看法,简单的说,不是常见分析中主旋律描写天鹅的姿态以及伴奏描写水波,而是主旋律其实是在模拟水的波型运动,伴奏是在描绘光线在水波上的折射,透过这两者(水波/光)来引导听众对那只看不见的天鹅的想像,也因此曲子有着物理上的美感,两种波/粒子的运动,搭配特雷门琴电子产生波型的音色浑然天成,最终成为这乐器代表性的曲目,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之前分析过的文章。
费加洛婚礼 情为何物
随着练习次数增加经验,也开始能掌握一些演奏的技巧,对于空间距离对应音阶的习惯,主要是在练习莫札特的曲子时候有比较深刻的领悟,以前我主要听的音乐是六七零年代的搖滚例如齐柏林或是深紫色之类的,古典乐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特别是莫札特的作品,他的编曲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简单直接,由于我完全不懂看谱,所有曲子都是默背下来,而莫札特的作品有一种只需要听过,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连接方式都能预想的到的那种浑然天成感觉,但是又不像儿歌那样简单,而是处处充满灵慧的巧思,也因此对于右手音高控制的练习十分友好,本能地直接的产生手部的运动,不需要太经思考。
同时也意识到,右手其实只是依照时间做对应的动作,真正能表达情绪的是利用音量,左手才是跟着心在做动作。
真正能够开始控制左手是在练习的德彪西的月光之后,这个作品的音符与音符之间连接有着大量的空白以及延伸,我不得不仔细的去控制音符的长度以及音量,同时还要注意作品中细微的表达,也终于我稍微可以掌握左手的演奏技巧。
2022年非常不容易,也好在疫情期间有时间居家能做大量的练习,那段时间进步很多,在差不多能掌握演奏表现时,也差不多过了一年半,2023年初总算准备三年来头一次返台过春节,我也带着琴回去。
很巧的是在回去前几天忽然有电视节目工作人员连络,说要找我去录制综艺节目,与手碟演奏家一起合作做伴奏,于是返台三天后我就去电视台录影了,那是我第一次参与正式节目同时需要与乐手们配合,紧张到我一直胃痛,也一直出错,录完后脑袋一片空白精疲力尽,回到家后整了虚脱。
后来反省发现我对于各种环境状况的应变能力太差,太习惯在稳定环境中演奏,而特雷门琴又是非常容易受环境干扰的乐器,温度、湿度、环境音、甚至附近的电线讯号都会影响,所以我决定要去户外场地习惯各种状况,让自己可以快速专心进入演奏的状态,首先就去申请台北市的街头艺人证,代号00099。
春节期间,我就带着琴四处演奏,也慢慢的可以克服各种场地,而且在习惯之后,我开始注意到各种环境音,忽然觉得那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音乐参与形式,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忽然加进演奏中,人声车声鸟叫声等等,使得演奏的涵义变得更丰富,重新认识的当下的街道和都市,那是另外一种以前没有体会过的角度,同时也对于互动的概念又有新的看法。
特雷门琴 月光
例如之前在台北市古迹北门所录的月光,虽然因为环境音无法太清楚听到伴奏,所以落拍子以及走音一直出现,但是收音里面出现的半夜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还有稀稀疏疏加班刚下班的行人、深夜的醉汉,以及远方汽车方向灯提示声由远至近,在古迹前面演奏月光,那种恒久的历史感,对应深夜片刻稍纵即逝的音符的当下,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
特雷门琴 tango
特雷门琴 最强天鹅
特雷门琴 Ave Maria
特雷门琴 望春风
特雷门琴 雨夜花
其他录制的我也很喜欢,有着各种丰富的环境音非常有趣,也因此去录了三个电台访谈节目,聊了一些关于设计创意以及古典乐的内容。
除此之外,也开始和不同乐器合作,从古典到流行的类型,也是我没有尝试过的也非常难,朋友要我随兴放轻松就好,但我还是很难进入状况,这是我之后努力要克服的。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特雷门琴简单的历程,中间也因此认识了许多音乐相关的朋友,十分感谢他们给我的建议和帮助,最近历史回顾跳出来我最早做完琴之后的演奏,自己都听得十分痛苦,深深觉得我的邻居实在是非常辛苦,也在此郑重道歉,感激他们的宽容,未来我拿到葛莱美奖之类的,一定会好好地感谢他们。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