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台海网]
地处长江之滨的重庆,因夏季炎热素有“火炉”之称;位于尼罗河畔的开罗,在沙漠边缘长时间与高温为伴。两座城不约而同地将夜市作为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重庆洪崖洞位于嘉陵江边千厮门大桥旁,仿巴渝传统建筑吊脚楼依山而建。每当夜幕降临,洪崖洞依山临水的吊脚楼灯火辉煌,美轮美奂、游人如织。诸如小熊集市这样的新兴网红夜市也日益生机勃勃,丰富着重庆的夏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位于埃及开罗老城的哈里里市场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当夏日的骄阳渐渐西沉,被炙烤了一天的哈里里市场又闻鼎沸人声,引来各方客人。
当酷热过后夜幕降临时,重庆与开罗这两座迥然不同的城市,升腾起同样热烈的夏夜烟火气。
这是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外景(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一名女孩在重庆市江北区鎏嘉码头的小熊集市体验石膏娃娃制作(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一名女孩在重庆市江北区鎏嘉码头的小熊集市选购饰品(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这是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一角(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这是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一角(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这是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的一家店铺售卖的烤鸽子(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人们在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的一家餐厅用餐(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一名男孩在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售卖果汁(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的一名商贩售卖凉饮(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人们在夜间光顾埃及开罗的一家中国奶茶店(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一名男子站在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的一家工艺品店铺内(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一名艺人为埃及开罗哈里里市场夜市一家店铺的顾客表演大裙舞(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这是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外景(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人们聚集在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人们聚集在重庆市江北区鎏嘉码头的小熊集市(8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人们在重庆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的一家火锅店内就餐(8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这是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一处摊位售卖的拇指生煎包和开口笑煎饺(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一家冷饮店铺制作售卖冰粉、凉虾、凉糕等特色饮品(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这是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一处售卖土耳其冰淇淋的店铺(右)(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游客在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的一家店铺内选购民俗纪念品(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顾客在重庆洪崖洞夜市街区体验采耳服务(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